任何組織都由一定的要素構成,正是這些要素的存在并發(fā)揮作用,組織才得以承擔職責,實現特定的功能。
組織的基本構成要素包括目標、人員、物財、信息、機構、職位、權貴、程序、規(guī)制等。
01 目標
目標是組織的第一要素,表現在,組織是為了實現一定的目標而建立起來的:
目標決定了組織的活動內容與活動方向,更決定了組織內的機構設置、人員配備和權利劃分。
目標使組織成員形成協(xié)作意愿,使組織形成統(tǒng)一認識、統(tǒng)一領導、統(tǒng)一指揮、統(tǒng)一行動。
目標的縱向層級劃分和橫向部門劃分,決定于組織的層級設置與部門配置,包括:
組織資源的分配、使用,組織變革等,都緊緊圍繞著實現目標而展開。
02 人員
人員是組織的主體,是*具有主觀能動性的組織要素,表現在:人是組織目標體系的設定者和承擔者。
人是組織(機構、制度等)的設計者;人是權力的擁有者和履行者;更是組織各類資源的創(chuàng)造者、分配者以及使用者。
組織存在與運行的目的歸根結底是為了滿足組織成員的需要,促進組織成員的全面發(fā)展與自我實現。
不同的人在組織中扮演的角色不同,可能是管理者,可能是被管理、管理者,也可能二者兼具。
人員的素質以及人與人之間的關聯狀態(tài),基本決定了組織的功能。
03 物財
經費、場所、設施、設備及各類用品,是組織賴以存在并開展活動的物質基礎。
日常生活講 “巧婦難為無米之歡”,行軍作戰(zhàn)講究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
對管理組織而言,“財政為庶政之母”,“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物財是任何組織都不可或缺的要素。
04 信息
信息包括組織內外的各種情況和資料,如企業(yè)內部各類人員、財、物情況,企業(yè)的技術開發(fā)、生產加工、營銷、內部協(xié)調能力,外部的市場需求和競爭態(tài)勢,國內外經濟發(fā)展形勢等。
由于信息是組織內外各種事物的客觀存在與運動規(guī)律的表征,所以,信息是以人為主體的社會性組織中最活躍的要素。
管理決策及指揮、反饋、監(jiān)督、控制、協(xié)調等管理職能,本質上都不過是信息的獲取、加工處理和利用。
05 機構
機構是組織的實體,是組織目標的載體。
為實現分工合作并適應組織目標縱向層級劃分和橫向部門劃分的要求,組織機構相應地由縱向不同層級、橫向不同部門構成,它們共同形成了組織機構體系。
不同層級的機構,地位高低、權力大小、責任輕重各異,它們自上而下形成一條權力線,上領導下,下服從上;
同一層級的組織機構,各自在特定范圍內行使權力、履行職能、承擔責任,它們既相互分工,又相互合作。
組織機構體系的設置及權責劃分是否合理、明確,是影響組織效率的關鍵性因素。
06 職位
職位是依據組織目標的需要而設立的具體工作崗位,它具有以下特征:
職位以工作為中心而設置,不受人的因素的影響,即所謂 “固定的職位流水的人”,當某一職位沒有合適人選時,稱之為“職位空缺”;
職位的數量明確、具體,由組織編制明文規(guī)定;
職位有類別劃分,任何職位都可歸于相應的職位系列和職位等級。
07 權責
從本質上看,任何組織都是一個相對封閉的權責結構與體系。
通過權責劃分對組織系統(tǒng)中各層次、部門、人員之間的指揮與服從或平等協(xié)作關系予以確認,從而保證權力運用的合法性、合理性、正當性;
保證職能責任落實到位,保證組織穩(wěn)定、有序運行。
08 程序
程序反映了組織活動開展的動態(tài)過程。
當代管理注重程序,比如決策講程序,計劃講程序,協(xié)調講程序,控制講程序,原因在于程序是對組織活動過程的成功經驗的概括與總結。
組織活動的程序化既可防止工作中的隨意性,又可以通過精簡工序,消除不必要的環(huán)節(jié),提高組織活動的效率。
09 規(guī)制
規(guī)制即組織的規(guī)章制度。
它是以規(guī)范性的書面文件形式對組織的宗旨、職能范圍、任務結構、權責關系、活動方式、運行程序、行為規(guī)范等的明確規(guī)定;
是否擁有明確的規(guī)制,是正式組織與非正式組織的重大區(qū)別之一。
所謂“無規(guī)矩不成方圓”,規(guī)制對組織機構及其成員具有普遍約束力,在維護組織秩序、確保組織穩(wěn)定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規(guī)制是否健全完善是考察一個組織成熟度的重要指標。
轉載:http://www.diyaogames.cn/zixun_detail/1118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