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TPM設備管理的基礎理念
TPM(Total Productive Maintenance)即全員生產維護,其有著獨特的理念基礎。TPM的特點是三“全”,全效率、全系統(tǒng)和全員參加。全效率是指設備壽命周期費用評價和設備綜合效率;全系統(tǒng)意味著生產現場的設備維護不僅僅是設備部門的事情,生產、技術、安全、質量、工程、財務、人力資源等各個部門都要參與其中;全員參加則表示從企業(yè)最高管理層領導到一線生產崗位員工都要參加,這三者之間的關系是:全員是基礎;全系統(tǒng)是載體;全效率是目標。這種理念貫穿于整個TPM設備管理培訓中,是理解和實施相關內容的核心思想。
二、自主維護相關內容
- 自主維護的定義與意義
- 自主維護就是每一個操作人員維護和保養(yǎng)自己的設備,這是TPM設備管理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通過操作人員對自己設備進行日常點檢、加油、更換零件、修理、早期發(fā)現故障和校正精度等工作,可以在設備運行的前端及時發(fā)現問題,避免設備故障的進一步惡化,提高設備的運行效率。
- 自主維護的步驟
- 自主維護的開展分七個步驟。首先是初期清掃,這一步驟可以讓操作人員深入了解設備的結構和運行狀況,發(fā)現設備隱藏的問題。例如在一些制造企業(yè),操作人員在初期清掃中發(fā)現設備內部的積塵可能會影響散熱,從而影響設備性能。
- 接著是發(fā)生源和難點問題的解決,這需要操作人員和相關部門協同,針對清掃中發(fā)現的問題,如設備的油污泄漏點等進行處理。
- 然后是制定自主維護的臨時標準,明確設備維護的基本規(guī)范。例如規(guī)定設備點檢的周期、內容等。
- 再是總檢點,這是對設備整體運行狀況的綜合檢查。
- 之后是自主檢點,操作人員按照既定的標準自行檢查設備。
- 標準化是將前面的步驟和操作規(guī)范進行統(tǒng)一和標準化,形成正式的設備維護制度。
- 最后是自主管理的落實,將自主維護變成操作人員的日常工作習慣,實現設備的穩(wěn)定運行。
三、個別改善內容
- 個別改善的定義與目標
- 個別改善就是為了實現公司的經營方針和經營目標而進行的一些具體和重大的項目改善活動。它著眼于解決企業(yè)內部存在的特定問題,通過有針對性的改善活動,提升企業(yè)的整體運營效率。
- 開展個別改善的要點
- 開展個別改善需要解決三個問題。首先,要有效把握自己部門及崗位存在的問題和損耗。例如生產部門要分析生產線上設備的停機時間、產品的次品率等問題。
- 其次,對照公司或部門目標,決定在某個時期內需要解決的項目。如果公司的目標是提高產品質量,那么生產部門可能會將設備精度的提升作為個別改善項目。
- 最后是在短的時間完成課題改善活動,達到改善目標。這需要相關人員制定詳細的改善計劃,合理安排資源,快速有效地解決問題。
四、專業(yè)維護內容
- 專業(yè)維護的定義與職責
- 專業(yè)維護就是專門的設備維護部門對設備進行預防維護和計劃維護,并通過診斷技術來提高設備狀況的預知力。專業(yè)維護部門在設備管理中承擔著重要的職責。
- 專業(yè)維護部門與其他部門的協作
- 設備的日常管理交給生產部門進行自主管理,同時要擁有高水平、專業(yè)化的維護隊伍。專業(yè)維護隊伍要有能力指導和幫助自主維護活動的開展。例如,設備部門要與生產部門的操作工一起分析污染源和困難部位,共同尋找對策,并且承擔部分或全部改善的實施,還要準備改善所需要的設備、材料、工具等。此外,專業(yè)維護隊伍的建立也不排除請外部專業(yè)機構實施某些特殊的維護業(yè)務。
五、設備點檢相關內容
- 設備點檢制的基本內容
- 設備點檢制的基本內容包括實行全員管理,特別是生產工人要參加力所能及的檢查和維護工作;要有專職點檢員,按設備分區(qū)進行管理;還有點卡和制度。通過這些內容,實現對設備的全面、細致的檢查和管理。
- 定期點檢的工作內容
- 定期點檢涵蓋了設備的多個方面,如設備的潤滑情況檢查、關鍵部件的磨損情況檢測、設備運行參數的核對等。以機械制造企業(yè)中的車床為例,定期點檢要檢查車床的主軸潤滑情況、刀具的磨損程度以及電機的運行參數等。
- 設備點檢的定義與要素
- 點檢是指為了維持設備所規(guī)定的機能,按照標準對設備的規(guī)定部位,通過人的感官或檢測儀器,進行有無異狀的檢查,以使設備的劣化能早期發(fā)現。設備點檢要素包括設備的名稱、點檢部位、點檢項目、點檢方法、點檢標準、點檢周期等。
六、設備保養(yǎng)和檢修技能
- 日常保養(yǎng)內容與技巧
- 設備保養(yǎng)和檢修技能是TPM設備管理培訓的重要內容。設備的日常保養(yǎng)包括潤滑、清潔、緊固等方面的操作技巧。例如,對于生產線上的輸送帶設備,要定期清潔帶面和滾輪,給關鍵部位的軸承加注適量的潤滑油,并且檢查螺栓的緊固情況。
- 設備故障分析與改進措施
- 培訓員工如何分析設備故障的原因,并采取相應的改進措施,避免故障再次發(fā)生。當設備出現故障時,要從設備的運行環(huán)境、操作流程、部件磨損等多個方面進行分析。例如,如果一臺注塑機出現產品成型不良的故障,可能是模具溫度控制不當,也可能是注塑壓力不足,要通過逐一排查找到根本原因,然后采取調整溫度參數、更換壓力傳感器等改進措施。
七、TPM管理工具和指標
- 常用管理工具介紹
- TPM管理中常用的工具包括設備巡檢表、設備維修記錄等。設備巡檢表可以詳細記錄設備的巡檢時間、巡檢人員、設備運行狀況等信息,方便對設備的運行情況進行跟蹤。設備維修記錄則記錄設備的故障情況、維修時間、維修內容等,為設備的維護管理提供數據支持。
- 管理指標的意義與應用
- 常見的TPM管理指標如設備綜合效率(OEE),它是衡量設備生產效率的重要指標,由時間開動率、性能開動率和合格品率相乘得到。通過對OEE的計算和分析,可以找出設備運行中的問題環(huán)節(jié),針對性地進行改進,提高設備的整體運行效率。
轉載:http://www.diyaogames.cn/zixun_detail/151386.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