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情境領導力理論基礎
情境領導力理論是由Paul Hersey和Ken Blanchard提出的。其核心是領導者要依據不同的情境以及下屬的成熟度來調整自身的領導風格。這里下屬的成熟度是從工作能力和工作意愿這兩個維度去衡量的。該理論源于對員工發(fā)展階段的認識,在企業(yè)等組織中,員工處于不同的準備度水平。
情境領導力理論中的領導風格主要分為四種。告知型領導風格,指導性行為多,支持性行為少,適用于員工能力低且意愿高的情況。例如新入職的員工,他們可能能力較低但意愿較高,渴望學習新知識和技能,領導者就需要給予較多的指導,明確告訴員工做什么、怎么做等具體步驟。推銷型領導風格,指導性行為和支持性行為都較多,當員工能力中等且意愿時高時低時較為適用。參與型領導風格,支持性行為多而指導性行為少,適合員工能力較高但意愿不穩(wěn)定的情形。授權型領導風格,指導性行為和支持性行為都少,針對員工能力高且意愿高的情況。這一理論強調沒有一種領導風格是普遍適用的,最有效的領導方式是隨著組織環(huán)境以及個體的變化而改變的。
二、徐翔與情境領導力的可能關聯
徐翔在金融領域的行為存在爭議性結果,但從領導角度來看,在他的團隊運作過程中必然面臨著各種各樣的情境。在市場環(huán)境瞬息萬變的金融領域,團隊成員的專業(yè)素養(yǎng)、風險承受能力、對市場變化的敏感度等都不盡相同。
在這樣復雜的情況下,徐翔可能需要根據不同成員的特點以及市場的不同情況來調整領導方式。比如,對于剛進入團隊、金融知識和經驗不足但充滿熱情(能力低且意愿高)的成員,他可能采用告知型領導風格,給予較多的業(yè)務指導。對于那些已經有一定經驗、能力中等且在面對不同市場情況時意愿波動(能力中等且意愿時高時低)的成員,可能采用推銷型領導風格,既給予指導又提供支持。而對于經驗豐富、能力高且在工作中表現出穩(wěn)定積極態(tài)度(能力高且意愿高)的成員,或許采用授權型領導風格,給予他們足夠的自主權去開展工作。
三、情境領導力在實際中的廣泛意義
(一)在項目團隊管理中的應用 在一個項目團隊中,成員的能力水平、工作經驗、工作積極性等都存在差異,而且項目在不同階段也面臨不同的任務和挑戰(zhàn)。在項目初期的規(guī)劃階段,可能需要領導者更多地進行引導和指示,這類似于告知型領導風格。而在項目執(zhí)行過程中,當團隊成員逐漸熟悉任務時,領導者可能需要更多地采用支持和授權的風格,像參與型或授權型領導風格。如果領導者采用單一的領導風格,很可能無法達到理想的管理效果。
(二)在企業(yè)管理中的普遍適用性 在充滿激烈競爭、企業(yè)間并購重組頻繁的時代,每個企業(yè)、每種產品的管理等都可能需要情境領導力的介入。不同的企業(yè)環(huán)境、不同的員工隊伍,其面臨的情境是多樣的,這就要求領導者不能采用單一的領導風格。例如在管理工程團隊時,情境領導力就被發(fā)現是適用于各種場景的框架。它具有很強的實用性,易于理解和應用。
情境領導力是一種靈活應變的領導藝術,它關注的是領導行為與情境的匹配度,以及領導者是否能夠依據情境變化作出正確的決策和行動。徐翔在其領導過程中或許體現了情境領導力的某些方面,這也提醒我們,無論是在何種領域的領導工作,都應重視情境領導力的運用,根據具體情境和團隊成員的需求不斷調整領導風格,以實現更好的領導效果。
轉載:http://www.diyaogames.cn/zixun_detail/166549.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