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深刻認識黨的政治領導力的重要性
黨的政治領導力在黨的建設體系中具有方向性、原則性和根本性。從方向性來看,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當代中國發(fā)展進步的根本方向。黨支部建設增強政治領導力,必須引導全體黨員朝著這個方向前行。從原則性而言,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堅定執(zhí)行黨的政治路線,堅守正確的政治立場、方向、原則和道路是關鍵。在基層治理實踐中,要堅決維護*總書記在黨*和全黨的核心地位,堅決維護黨*權威和集中統(tǒng)一領導。這一根本性要求不容動搖,在任何涉及方向性、原則性和根本性的問題上都要保持堅定。
在基層實踐中,一方面要通過褒揚政治表現良好的黨員干部來立標桿、樹榜樣。例如,對忠誠老實、公道正派、實事求是、清正廉潔的黨員干部加大褒揚力度,從而營造“見賢思齊,見不賢而內自省”的氛圍,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干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強化“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以高度的政治擔當投入到新時代的偉大實踐中。另一方面,要明法度、嚴懲戒。對于出現政治問題的黨員干部,依法依規(guī)進行懲處。黨的十九大提出的防止和反對個人主義、分散主義、自由主義、本位主義、好人主義,防止和反對宗派主義、圈子文化、碼頭文化,反對搞兩面派、做兩面人等要求,是黨員干部政治問題的“負面清單”,要加大懲處力度,起到警示作用。
二、當前黨的政治領導力存在的不足
(一)政治功能方面 部分黨支部在進一步加強政治功能上有所弱化。例如一些黨支部未能充分調動全體黨員對支部建設重要性的認識,導致部分黨員對支部建設漠不關心。而且組織生活在內容與形式上創(chuàng)新不足,對新時期黨支部建設研究不夠深入,缺乏與時俱進、開拓創(chuàng)新的精神,不能很好地適應時代發(fā)展需求。
(二)工作作風方面 部分黨支部在工作中存在問題。有些黨支部在傳達上級文件精神時,只是滿足于完成任務,未能深入基層結合實際情況開展工作,處理方法簡單。同時,在支部內部很少開展經常性的談心談話活動,深入調查研究較少,對基層實際情況和黨員群眾的需求了解不夠全面深入。
(三)黨員個體方面 1. 理論功底薄弱 部分黨員平常忙于業(yè)務工作,自主學習理論知識較少,多依賴單位組織的集體學習。并且學習缺乏深度,沒有擠勁和鉆勁,不求甚解,在聯系實際方面也較為欠缺,未能充分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來解決問題和提升工作水平。 2. 業(yè)務能力有待提升 一些黨員工作時間較短、經驗不足,對業(yè)務鉆研不夠深入,僅僅滿足于完成領導交辦的任務,對其他相關工作缺乏了解,業(yè)務能力的局限性影響了黨的整體政治領導力的發(fā)揮。 3. 創(chuàng)新意識不強 部分黨員思想不夠解放,與時俱進、開拓創(chuàng)新的觀念不牢固,在工作中不善于創(chuàng)新,不能靈活掌握方針政策以創(chuàng)造性地開展工作,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黨的政治領導力的提升。
三、提升黨的政治領導力的途徑
(一)加強政治理論學習 深入學習*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通過系統(tǒng)的政治理論學習,提高黨員干部的政治敏銳性和政治鑒別力,為提升政治領導力奠定堅實的理論基礎。各級黨校和行政學院可以加大政治理論課程的設置和教學力度,組織領導干部進行集中學習和研討。
(二)增加實踐鍛煉機會 為領導干部提供更多樣化的實踐鍛煉機會,讓他們在不同的工作崗位和政治事務中積累經驗。例如采用掛職鍛煉、輪崗交流等方式,使領導干部接觸到更廣泛的政治領域和事務類型,提高他們應對復雜政治情況的能力。像選派地方干部到其他部門掛職,或者讓經濟部門的干部到社會民生部門輪崗等。
(三)建立健全監(jiān)督與反饋機制 構建完善的監(jiān)督與反饋體系,從內部和外部對領導干部的政治領導行為進行監(jiān)督。內部通過健全黨內監(jiān)督制度,加強黨組織對領導干部的監(jiān)督;外部借助社會監(jiān)督、輿論監(jiān)督等方式,及時發(fā)現領導干部在政治領導力方面存在的問題,并將反饋信息及時傳遞給領導干部本人,促使其進行改進。
(四)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 黨組織要組織黨員深入學習黨的*理論成果,特別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確保黨員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黨*保持高度一致。開展形式多樣的黨性教育活動,如組織黨員參加黨課、主題黨日、黨員大會等活動,引導黨員增強黨性修養(yǎng),堅定理想信念,發(fā)揮先鋒模范作用。同時,嚴格落實“三會一課”制度,定期召開支部黨員大會、支部委員會、黨小組會和黨課,加強黨員的日常教育和管理,提高黨員的政治素質和業(yè)務能力。
(五)優(yōu)化組織設置,提升組織力 完善黨組織體系,依據黨的組織原則和工作需要,合理設置黨的基層組織,確保黨組織覆蓋到各個領域和各個層級。創(chuàng)新組織設置方式,針對經濟社會發(fā)展新形勢、新情況,積極探索在產業(yè)鏈上、在專業(yè)協(xié)會中建立黨組織的模式,加強黨的組織和工作覆蓋。推動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轉化升級,通過整頓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增強基層黨組織的組織力和戰(zhàn)斗力,使其更好地發(fā)揮戰(zhàn)斗堡壘作用。
(六)嚴肅黨內政治生活,增強政治領導力 嚴格執(zhí)行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guī)矩,黨組織要教育引導黨員嚴格遵守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guī)矩,堅決維護黨*權威和集中統(tǒng)一領導。落實黨內政治生活制度,堅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黨的組織生活會、民主評議黨員等制度,引導黨員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加強黨員之間的監(jiān)督和約束。并且要加強對流動黨員的管理和服務,建立健全流動黨員管理機制,加強對流動黨員的教育、管理和服務,確保流動黨員始終處于黨組織的管理之下。
(七)提高黨員干部的政治素質 黨員干部是黨的政治領導力的具體執(zhí)行者。要提高黨員干部的政治判斷力,使其能夠準確識別政治是非、政治風險,在面對復雜的政治現象時能透過現象看本質。同時提高黨員干部的政治領悟力,深刻領會黨的決策部署。另外,黨還需要提高網絡治理能力,引導網絡輿論,增強在網絡空間的政治領導力。
總之,提升黨的政治領導力是一個系統(tǒng)工程,需要從多個方面入手,不斷改進和完善各項工作,才能使黨的政治領導力不斷得到增強,更好地領導全國人民向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不斷邁進。
轉載:http://www.diyaogames.cn/zixun_detail/169717.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