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古代君主領導力的核心要素
(一)司馬光眼中的君主素質 我國古代*史學家司馬光認為君主應具備“仁”“明”“武”三項基本素質。所謂“仁”,并非平常溫和慈祥這么簡單,而是要有德被天地的大仁。這包括“興教化、修政治、養(yǎng)百姓、利萬物”。教化涵蓋教育與社會風俗建設,類似現(xiàn)代的精神文明建設;修政治包含澄清吏治、加強法制、建設制度等;養(yǎng)百姓、利萬物則要求讓百姓安居樂業(yè),發(fā)展經(jīng)濟,改善物質條件。 而“明”并非事無巨細的“明察秋毫”。帝王之下有百官負責具體事務,帝王應把眼光放遠,從大處著眼。其表現(xiàn)為懂得治國之道,在大是大非上堅定立場;能清醒認識國家狀態(tài),如同醫(yī)生看病般針對社會問題開藥方;還要能明辨身邊官員的忠奸愚賢。
(二)《淮南子》中的領導力觀點 《淮南子》認為管理主體精與神的提升過程是內在領導力的形成過程。成功的管理者要覺察所受于天的恬淡清靜的人性,進行個人與天的感應溝通,提升內在意識能力。同時要排除外界干擾,專注管理對象和目標,通過類似莊子“心齋”“坐忘”的工夫不斷提升內在領導力。管理主體的領導力是外在領導力與內在領導力的辯證統(tǒng)一,內在領導力是外在領導力的前提和基礎,外在領導力是內在領導力發(fā)揮作用的必要保證。
二、古代君主領導力的典型體現(xiàn)
(一)唐太宗李世民的領導力 唐太宗李世民有超越一般帝王的核心領導力。他自述有五大優(yōu)點,其中“自古帝王多疾勝己者,朕見人之善,若己有之”體現(xiàn)出他作為統(tǒng)帥領袖的胸懷,他手下謀臣猛將眾多,卻從不嫉恨他人才能勝于自己?!叭酥心埽荒芗?zhèn)?,朕常棄其所短,取其所長”表明他有*的組織能力和協(xié)調能力。他推行開明的政治和經(jīng)濟改革,深知人才重要性,善于納諫,像魏征這樣的直臣能在朝堂發(fā)揮作用,這顯示出他廣闊的胸懷和卓越的領導智慧。在他的領導下,唐朝在政治、經(jīng)濟、文化等各方面取得巨大發(fā)展,成為當時世界強國之一。
(二)宋太祖趙匡胤的領導力 宋太祖趙匡胤在治國方面體現(xiàn)出高超領導力。宋朝政治體制體現(xiàn)專制主義*集權的加強,在武的方面,趙匡胤在周世宗在世時韜光養(yǎng)晦,得到信任與擁戴。在五朝十三帝的動亂年代,他抓住機會,利用契丹與北漢聯(lián)軍進犯的消息發(fā)動陳橋兵變,兵不血刃奪取后周天下,這是他極大進取心的表現(xiàn)。
(三)文學作品中宋江的領導力 宋江雖為文學作品人物,但成為梁山一把手也體現(xiàn)出領導力。他武藝不高強卻能讓眾多英雄好漢信服。他能夠協(xié)調各方利益,有一定的遠見卓識,能為梁山好漢規(guī)劃看似可行的未來發(fā)展方向,并且善于用人,讓不同性格、背景的人在梁山集體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古代君主的領導力包含諸多核心要素,這些要素在不同君主身上有著不同的體現(xiàn)。無論是真實的帝王還是文學作品中的領袖,他們的領導力都有著值得研究和借鑒之處。這不僅有助于我們了解古代的政治治理,對于現(xiàn)代的領導管理等方面也有著一定的啟示意義。
轉載:http://www.diyaogames.cn/zixun_detail/198425.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