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對人才評定標準的新思考
在劉瀾領導力第十講中,從我們熟悉的人才評定標準——能力和態(tài)度說起。傳統(tǒng)上,能力和態(tài)度被廣泛用于評判人才,但劉瀾老師指出這一標準存在漏洞。特別是在態(tài)度的衡量方面,我們常用自評、小組評、團隊評、領導評等多維度方式來考量一個人的態(tài)度,然而卻缺乏特定的客觀標準,更多是團隊大部分人的一種主觀反饋。
劉瀾老師將態(tài)度細分為兩個維度,一是下屬的思考方式,是獨立、批判性思考,還是依賴上級替他們思考;二是下屬參與工作的積極性,是積極主動還是消極被動。這種分類方式讓我們對員工有了新的認識,最好的員工是既獨立思考又積極參與工作的。他們在認同上級決策時全力支持,不認同的時候能夠提出建設性意見。這與教練體系從技能和意愿度來看員工狀態(tài)有相似之處,但教練更側重于提升員工的意愿度和技能。對我而言,我對區(qū)分員工能力之后的行動更感興趣。如果企業(yè)僅僅是為了篩選可留和不可留的員工,那還停留在選人階段,沒有深入到人才的培養(yǎng)與發(fā)展層面。
二、培養(yǎng)唱反調的人及接受反饋能力
課程提到要培養(yǎng)唱反調的人,這是一個獨特的觀點。但我認為,與其專門培養(yǎng)這樣的人,不如培養(yǎng)團隊里所有人接受別人反饋的能力,這更是領導力的重要體現(xiàn)。一個團隊中是否有敢于唱反調的人,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領導是否營造出這樣的團隊氛圍。在企業(yè)界,將態(tài)度按上述方式細分的員工分類方式不太流行,因為獨立思考可能意味著唱反調,而上級可能會因為人性弱點,認為愛唱反調的員工態(tài)度不好。然而,從企業(yè)長遠發(fā)展來看,鼓勵唱反調或者說鼓勵員工提出不同意見是非常必要的??梢酝ㄟ^設立“唱反調獎”等方式來鼓勵員工積極表達不同觀點,并且在決策時遵循“沒有反調不決策”的原則。同時,對待唱反調的員工,如果有這樣的員工,要容忍和珍惜;如果沒有,要鼓勵反調。
三、領導力的本質是責任而非權力
領導力不是職位和頭銜,而是領導職位的責任,領導職位只是領導力的資源。沒有領導職位同樣可以承擔領導力的責任。例如在家庭中,父母承擔著類似領導者的角色,就像團隊中的領導者一樣,要承擔起引導、教導、服務的職責。很多父母在教育子女時沒有擔負起應有的責任,更多是領導與下屬的關系,而不是真正發(fā)揮教育引導的作用。在企業(yè)或者組織中,領導者需要明確團隊的目標,并與團隊成員共同制定計劃和策略以確保目標實現(xiàn);需要具備良好的溝通協(xié)調能力,有效地與團隊成員交流協(xié)作;關注團隊成員的成長發(fā)展,通過激勵和培養(yǎng)提高團隊整體素質和能力;還要具備快速、準確、科學的決策能力,在復雜多變的環(huán)境中做出正確決策。
四、從失敗中學習的領導力智慧
劉瀾提到“不犯大錯,必將平庸”,這一觀點體現(xiàn)了從失敗中學習的重要性。在“領導力十項修煉”中有“從失敗中學習”這一條。從兩個維度理解,一方面,成功可能是一種陷阱,會讓人沉迷于做自己拿手的事情,就像馬斯洛所說“如果你只會用錘子,那么你就會把所有問題都當成釘子”,人們會因為害怕失敗而拒絕挑戰(zhàn)其他事情。另一方面,在解決難題之前,要認識到解決難題的前提是失敗加反思。失敗其實是一份禮物,它能讓我們在領導力的成長道路上不斷總結經驗,提升自己應對復雜情況的能力,從而更好地帶領團隊前進。
五、領導力的動員與影響力體現(xiàn)
領導力是發(fā)動群眾解決難題的能力。例如在戰(zhàn)爭中,*軍官常喊“同志們!跟我上”,而國民黨軍官常喊“給我上”,這體現(xiàn)出不同的領導方式?!案疑稀笔穷I導者自己主動站在第一線解決難題,能夠發(fā)動群眾,這也是*取得勝利的一個重要原因。在工作中,我們也要學會發(fā)動群眾解決面臨的難題,自己首先要站到第一線,帶頭面對問題,向下屬喊一聲“兄弟們!跟我來”。同時,領導力是一種影響力,通過影響他人的思想、情感和行為來達到共同目標。它能夠激發(fā)團隊成員的潛力,提高團隊整體績效和凝聚力,影響組織的文化、氛圍和價值觀,塑造組織的未來發(fā)展方向。
轉載:http://www.diyaogames.cn/zixun_detail/20170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