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馬奇領導力理論的獨特視角
馬奇在領導力的研究方面有著獨特的見解。在眾多對領導力的探討中,常見的是將領導者描繪成充滿魅力、近乎“神化”的形象,他們仿佛是智慧、力量和思想的完美集合,吸引著眾多追隨者。然而,馬奇卻將領導者還原為現(xiàn)實中的人。他指出,領導者除了是光環(huán)籠罩下的魅力領袖,更應是樸素的實干家。這一觀點與傳統(tǒng)的流行文本大相徑庭。馬奇通過“如果廁所壞了,一個組織肯定不能有效運轉”這一打趣卻又深意十足的論斷,強調領導者要關注組織中的實際事務,如保證組織日常的基本運轉,這就像疏通水管一樣重要。
馬奇認為領導力有兩個基本維度:疏通水管和書寫詩歌。所謂疏通水管,就是有效應用已知技術完成任務的能力,包括日常任務,這是組織有效運作的基本保障。這一觀點與巴納德提出的領導者的首要職能是建立一個有效運作的組織協(xié)作系統(tǒng)相契合。在實現(xiàn)這一職能時,馬奇指出至少需要四個因素,其中勝任力是關鍵。勝任力要求確保懂的人在做事,把不懂的人排除在外。雖然*·杜拉克曾力陳“因人設事”的弊病,但在中國企業(yè)發(fā)展的創(chuàng)業(yè)期,或者在“探索性”學習的組織采取“內部創(chuàng)業(yè)”等舉措時,“因人設事”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實現(xiàn)特殊人才的勝任力。
二、從文學作品解讀領導力
馬奇在講授組織領導力時,強調閱讀經(jīng)典文學著作對于理解領導力的重要性,并且他用經(jīng)典文學作品解讀領導力長達十四年之久。他并非首創(chuàng)者,倫敦商學院創(chuàng)始人查爾斯·漢迪也曾這么做過。馬奇的教學信念基于三個方面:首先,領導力問題與人生問題緊密相連;其次,對于受過教育的人來說,經(jīng)典文學作品是研究這些問題的有效途徑;最后,教育應回歸其古典意義,即幫助人們思考和理解人類存在的基本難題和人性的本質,而非僅僅提供成功秘訣。
他以莎士比亞的《奧賽羅》、蕭伯納的《圣女貞德》、托爾斯泰的《戰(zhàn)爭與和平》和塞萬提斯的《堂吉訶德》等偉大著作為核心,引導人們思考真正的領導力。他的著作《論領導力》定位為“賞析領導力”,目的不是頌揚領導力,而是基于我們的敏銳和理解充分認識領導力。他認為由于領導力的基本問題與人生的基本問題沒有本質區(qū)別,所以經(jīng)典文學作品比領導力理論是更好的學習材料。
三、領導力的基本難題
在組織管理領域,馬奇被譽為“大師的大師”,他對領導力的看法獨樹一幟。他認為領導力的基本難題和人生的基本難題并無不同。例如在私人生活和公共責任這一對矛盾中,領導者往往面臨諸多挑戰(zhàn)。領導者可能會覺得職業(yè)生活更有價值,但他們也需要私人生活來維持情感平衡并獲得支持。然而,發(fā)揮領導力卻可能危及私人生活。比如領導者的地位會讓人際關系變得虛假,領導者的自我與職位難以區(qū)分,導致對領導者的愛戴與憎恨都變得可疑,因為人們分不清他們愛恨的是領導者本人還是其職位。
此外,領導者的角色會帶來好奇心和流言蜚語,私人隱私難以得到保護,因為追隨者宣稱有權力了解領導者的私人生活,他們認為這有助于評估領導者的人品并建立和睦關系。同時,領導者的責任也會受到私人生活的影響,私人動機和私人關系會干擾領導者的行動,私人的嫉妒和忠誠會影響領導者的判斷力。馬奇還列舉了其他如機智與純真、天才與瘋癲等矛盾,領導力的難題就在于要在這些矛盾中求得統(tǒng)一。
四、領導力的維度與能力要求
馬奇指出領導力有“疏通管道”和“書寫詩歌”兩個維度?!笆柰ü艿馈币馕吨鴮ζ椒藏熑蔚某兄Z,就像管道工一樣疏通組織的堵塞、處理各種問題以保持組織內部暢通。這需要領導者具備一些能力,勝任力是其中之一。勝任力要求領導者的技能和思維符合其所處位置的要求,能夠勝任工作。這是保持組織日常運轉的重要能力體現(xiàn)。
五、領導力的提升與領悟
領導力的提升并非一蹴而就,不是單純地學習理論就能實現(xiàn)的。重大的領導力提升必經(jīng)歷一次徹悟。古今中外的領導者在談及人生成就與過往時,幾乎都會提到生命中的一次“歷史性的轉折點”,這些轉折點徹底改變了他們的行為及自我認知,使他們脫胎換骨。這就像經(jīng)歷一次人生“熔爐”,可能是一次刻骨銘心的經(jīng)歷、一次難忘的對話、一次重大的挫敗或者一場輾轉反側后的頓悟。例如李一男事件之于任正非,這一事件對任正非產(chǎn)生了極大的影響,甚至改變了他的一部分性格。這表明領導力的提升往往伴隨著深刻的人生體驗和自我反思。
轉載:http://www.diyaogames.cn/zixun_detail/202534.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