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酬管理作為企業(yè)戰(zhàn)略落地的核心工具,不僅關乎員工滿意度,更直接影響組織效能與人才競爭力。M電信集團H省公司的薪酬體系案例,折射出傳統(tǒng)大型企業(yè)在轉型期面臨的典型矛盾:一方面通過職級薪檔設計追求內部公平性,另一方面卻因結構僵化、激勵薄弱引發(fā)多重管理困境。這一案例為理解國有企業(yè)薪酬改革的復雜性提供了鮮活樣本。
一、薪酬體系結構與內部公平性分析
M集團H省的薪酬架構采用三維設計:職位工資(占60%-70%)、綜合補貼(固定比例)及績效工資(浮動部分)。其核心邏輯是以職級-薪檔矩陣為基礎:將員工劃分為22個職級(1級*,18級以上為高管),每個職級設A-G七個薪檔。職位工資=基數×系數×地區(qū)系數,體現“同崗同酬、異地差異”原則。
這種設計的公平性體現在兩個維度:橫向維度上,同職級員工薪檔差異控制在合理區(qū)間(如18級每檔差500元);縱向維度上,職級晉升帶來指數級增長(17→18級增幅達1900元,遠高于1→2級的80元)。這種階梯式增長認可了高階崗位的價值貢獻,符合人力資源管理的內部公平理論。其本質仍是職位薪酬體系的變體——薪酬與職位綁定,而非能力或績效。當組織結構扁平化趨勢加劇,職級晉升通道收窄時,該體系的激勵效用必然衰減。
二、縱向薪酬差距的決定因素與合理性爭議
案例中薪酬差距的驅動因素呈現多層級特征:
更深層的矛盾在于價值評估標準的缺失。雖然制度提及“從業(yè)難度與風險”(如省公司部門總經理較縣級負責人風險更高),但未建立科學的崗位價值評估模型。薪酬差距的合理性缺乏客觀數據支撐,導致員工對“1900元級差”的感知偏離設計預期。正如薪酬管理學者劉昕指出:“崗位等級的價值差距必須有明確的系數推導邏輯,否則主觀性將侵蝕公平性”。
三、薪酬管理體系的系統(tǒng)性缺陷
職位分類的失范是首要問題。M集團雖將職位分為五大序列,但缺乏工作說明書支持,存在“營銷類與技術類崗位同級同薪”等歸類混亂。職位描述的模糊性使薪酬等級劃分喪失客觀基礎,導致員工對“ABCD薪檔”的評定標準產生質疑。
激勵機制的薄弱性尤為突出??冃ЧべY占比僅20%-30%,且計算公式復雜(含部門核發(fā)比例、平衡調整因子等變量),削弱了績效關聯度。更關鍵的是,專業(yè)人員職級天花板明顯——核心技術崗最高僅對應12級,低于管理序列的18級,導致技術骨干“除非轉管理崗,否則收入鎖死”。這印證了寬帶薪酬研究中發(fā)現的通?。簜鹘y(tǒng)職級體系壓抑專業(yè)人才積極性。
戰(zhàn)略匹配的脫節(jié)同樣值得警惕。薪酬體系未與公司數字化轉型戰(zhàn)略聯動,例如未設置技術創(chuàng)新專項獎勵。某員工訪談直言:“績效指標仍以通話時長為主,與集團宣稱的云服務轉型目標脫節(jié)”。這種割裂使薪酬淪為成本工具而非戰(zhàn)略杠桿。
四、寬帶薪酬的借鑒與實施條件
對比H公司實施的寬帶薪酬體系(見圖1),其核心優(yōu)勢在于打破職級枷鎖:
這種設計解決了M集團的痛點——在不升職的情況下,技術骨干年薪可通過能級提升實現翻倍。但研究也警示其應用條件:需組織結構扁平化(M集團22職級需壓縮)、績效管理體系健全(M集團的模糊考核需重構)。華為等企業(yè)的實踐表明,寬帶薪酬需配套任職資格標準與勝任力模型,否則易引發(fā)“能力與薪酬錯配”。
表:寬帶薪酬與傳統(tǒng)薪酬對比
| 維度 | 傳統(tǒng)薪酬體系 | 寬帶薪酬體系 |
| 管理理念 | 職位價值導向 | 能力與績效導向 |
| 等級結構 | 多層級(22級) | 少層級(通常4-8級) |
| 浮動范圍 | 40%-50% | 200%-300% |
| 晉升導向 | 職位晉升驅動 | 專業(yè)能力發(fā)展驅動 |
| 適用組織 | 金字塔式科層制 | 扁平化敏捷組織 |
邁向戰(zhàn)略導向的薪酬重構
M集團H省案例揭示了傳統(tǒng)薪酬體系的根本矛盾:在追求形式公平的因分類失范、激勵不足和戰(zhàn)略脫節(jié),反而加劇了實質不公平。其改革路徑需三重突破:
1. 結構優(yōu)化:引入寬帶薪酬理念,壓縮職級至8-10級,拓寬專業(yè)序列發(fā)展通道,參照H公司設置“研發(fā)崗最高薪級=副總”的錨點;
2. 機制革新:建立崗位價值評估模型(如要素計點法),將地區(qū)系數細化為市級標準,并將績效工資占比提升至50%以上;
3. 戰(zhàn)略協(xié)同:將薪酬與數字化轉型綁定,增設技術創(chuàng)新、客戶價值增量等浮動獎勵,借鑒建設銀行“養(yǎng)頤四方”計劃補充長期激勵。
未來研究可深入探索薪酬感知的心理機制——當Z世代員工更重視“薪酬公平感”而非*值時,如何通過透明化薪酬決策流程(如公開系數邏輯)提升認同度。正如香港兒童醫(yī)院實踐所示:薪酬體系的價值不僅在于分配資源,更是構建組織信任的文化載體。
> “薪酬管理的精髓在于了解員工需求,建立讓人體面獲得利益的機制,引導而非改造人性。”
> ——劉昕《薪酬管理》
轉載:http://www.diyaogames.cn/zixun_detail/3940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