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啥訓?)很多企業(yè)跟風培訓,結果員工聽完課該咋干還咋干。評估前得先對號入座:
提技能:比如銷售技巧、管理能力
改行為:讓員工更主動、更會協(xié)作
出成果:業(yè)績漲了、效率高了才算真效果
二、3個評估“神器”你用上了沒?
(用啥工具?)別光靠“感覺”,試試這仨:
*四級評估法(專業(yè)但實用):
反應層:訓完當場問學員“滿意不?”(問卷、現場投票)
學習層:考考他們記住了啥(筆試、實操測試)
行為層:訓后3個月跟蹤,看工作變化(領導評價、同事反饋)
結果層:業(yè)績數據說話(比如銷售額漲沒漲)
360度反饋(多角度更客觀):
讓上級、同事、下屬甚至客戶都來打分,揪出“訓完沒改”的刺頭。
ROI計算器(算清投入產出):
總投入(培訓費+員工時間成本) vs 產出(省了多少錢/多掙了多少錢)
三、真實案例:這家樂山企業(yè)咋靠評估逆襲?
(案例來了?。飞侥持圃鞆S去年訓了場“精益管理”,效果咋樣?
反應層:學員滿意度90%,都說“老師講得接地氣”。
學習層:筆試平均分82分,關鍵知識點都get了。
行為層:訓后2個月,車間浪費降了15%,員工主動提改進建議30多條。
結果層:季度利潤直接多掙了50萬!老板直拍大腿:“這訓值了!”
四、避坑指南:評估常見“雷區(qū)”
(別踩這些坑?。?
只問“好不好”:滿意度高≠真有用,得看行為改沒改。
訓完就撒手:不跟蹤、不反饋,效果全白瞎。
數據瞎湊:別拿“我感覺業(yè)績好了”當證據,用數據說話!
五、持續(xù)改進:評估不是終點,是起點!
(咋持續(xù)提升?)
訓前定目標:比如“訓完3個月,投訴率降20%”。
工具組合用:別單靠問卷,線上線下數據全收。
反饋要快:訓完1周就問學員“準備咋改?”,訓后1個月再追進度。
*見解:
轉載:http://www.diyaogames.cn/zixun_detail/5277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