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描述INTRODUCTION
KT法問題分析培訓課
培訓講師:張冬明
課程價格:¥元/人
培訓天數:3天
日程安排SCHEDULE
課程大綱Syllabus
KT法問題分析培訓課
課程背景:
KT法是是由美國人查爾斯·H·凱普納(Charles H.Kepner)和本杰明·特雷高(Benjamin B.Tregoe)二人合作研究發(fā)明的。KT法共分五個程序:發(fā)現問題、查明原因、決定選擇方法、潛在問題的應對、計劃與改善。
本課程旨在提升學員們用系統思維去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在于通過有針對性的學習與演練,使得學員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迅速掌握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升決策水平。
課程目標:
1、提升從現象中發(fā)現關鍵的問題的能力,確定關注焦點,確立優(yōu)先順序;
2、學會運用科學的對比法找出最可能的原因與機會;
3、掌握分析導致決策制定受阻等因素,避免決策錯誤發(fā)生;
4、通過預先分析可能問題的發(fā)生原因,防止意外問題發(fā)生。
課程對象:中高層管理者
課程方式:講授+案例分析+實踐演練+互動交流+咨詢指導
課程大綱:
第一單元 問題意識與系統思維
一、什么是問題
1.問題的定義
2.三種問題類型
3.正確的描述問題
1)牛眼法描述問題
2)找到關鍵問題
小組練習:描述工作現場的問題
二、對待問題的正確心態(tài)
1.對待問題的四種心態(tài)
2.解決問題的流程與關鍵
三、系統思維
1.什么是系統思維
1)系統思維的定義
2)系統思維的作用
小組練習:那會怎樣?
2.系統思維的8大法則
1)整體法則:局部的簡單疊加不等于整體
2)大局法則:戰(zhàn)略上的問題不可能通過戰(zhàn)術手段來改變
3)長遠法則:不謀萬世者不足以謀一時。
4)要素法則:重要的少數制約整體的行為。
5)聯系法則:事物之間的聯系比事物本身更重要。
6)結構法則:結構決定系統的性質和功能層次
7)系統法則:以簡馭繁,化繁為簡的方法。
第二單元 KT法與其他管理方法的聯系與區(qū)別
一、KT法起源與思考模型
1.KT法由來
2.基本思考模型
二、KT法與其它管理方法
1.KT法的應用方向
2.QC法、TQM與KT法的聯系
第三單元 KT法問題分析與解決
一、KT法應用——SA:問題描述
1.SA目的
2.SA工作表
1)對問題的認識與評價
2)分離事實
3)制作說明
4)設置優(yōu)先順序
5)問題定位
6)設置解決的截止期限
小組練習:制作SA工作表
二、KT法應用——PA:問題分析
1.PA目的
2.應用工具
1)比較法
2)5Why法
3)團隊列名法
4)魚骨圖法
5)問題樹法
小組練習:應用工具查找原因
3.PA工作表
1)問題的詳細信息
2)發(fā)生事實
3)比較對象
4)區(qū)別點
5)與區(qū)別點相關的變化
小組練習:制作PA工作表
三、KT法應用——DA:決策分析
1.DA目的
2.決策工具
1)決策矩陣法
2)SWOT分析法
小組練習:選擇有效決策
3.評估決策的可行與效益
1)三種類型的決策
2)決策的綜合評估因素
4.風險預防
5.DA決策分析過程
1)明確決定目的與事項
2)目標設置
3)目標分類
4)賦予權重
5)方案制作
6)方案評價
7)假設決定
8)負面影響的預測與評價
9)最終決策
6.DA工作表
1)解決方案目標
2)解決方案權重分析
小組練習:DA工作表
四、KT法應用——PPA:潛在問題分析
1.PPA目的
2.PPA實施過程
1)實施計劃說明
2)制定實施計劃
3)確定重大領域
4)潛在問題假設與評價
5)發(fā)生原因的假設與評價
6)制定預防對策
7)制定緊急對策
8)設置警戒信息
9)實施計劃編制
小組練習:PPA工作表制作
第四單元 KT法應用中可能的障礙與對策
KT法問題分析培訓課
轉載:http://www.diyaogames.cn/gkk_detail/50670.html
已開課時間Have start time

- 張冬明
創(chuàng)新思維內訓
- 創(chuàng)新思維與問題解決 張瑞陽
- 《結構思考力?問題解決》 隋海濤
- ITR-問題根因分析與系統 鄒亮
- 3.0-第一性原理:思維方 劉成熙
- 高管必備的系統思維與流程思 王翔(
- AI+結構化復盤與決策分析 劉睿
- 思維導圖職場高效應用 張曉如
- 《DeepSeek賦能管理 董洪斌
- 3.0-第一性原理創(chuàng)新與問 劉成熙
- 《邏輯思維與表達課程》 董洪斌
- 《基于IDEO模型的創(chuàng)新設 聶明
- 善思、能說、會寫——結構思 陳德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