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描述INTRODUCTION
日程安排SCHEDULE
課程大綱Syllabus
工時生產培訓
課程背景
中國經濟駛入新常態(tài)(時代拐點)已是不爭的事實,*貿易戰(zhàn)加劇等共同導致廣大制造企業(yè)進入“冬天”,增長乏力。
在增量市場逐漸萎縮的背景下,同質化競爭導致成本壓力驟增,企業(yè)沒有訂單,或者雖然有訂單,但是卻沒利潤。從發(fā)展趨勢看,企業(yè)需要從追求“產能*化”向追求“效率*化,成本最優(yōu)化”的轉變,這將成為決定企業(yè)能否順利過冬的關鍵。
從廣大制造業(yè)企業(yè)現狀來看,一方面在努力追求利潤,但一方面又在生產中產生大量的浪費,因此迫切需要進行生產模式的轉型升級,從管理要利潤,從浪費中要利潤。精益生產模式就是這樣一種模式。從世界范圍內來看,唯有以豐田式生產方式而發(fā)展起來的精益生產模式,是最適合制造企業(yè)的務實的有效的生產模式。另外,日本先于中國20年經歷了制造業(yè)高速發(fā)展、飽和、生產基地外遷等過程,因此日本制造業(yè)的模式最適合中國企業(yè)借鑒。
廣大制造企業(yè),雖然在努力追求效率的不斷提高,但缺停留在“解決問題的層面”,這是一種“點的改善”思維,往往會造成改善了很多年,感覺每個問題都解決的很好,但是卻從經營層面感覺不到企業(yè)變好了,也不知道改善的收益到哪里去了,這也是基礎工業(yè)工程(IE改善)和精益工具應用的*不足。
因此,企業(yè)迫切需要構筑一整套的“效率管理體制”,把效率管理起來,從“正確的做事”,轉為“做正確的事”。再結合很多改善的手法工具來進行持續(xù)改善。而這套工時生產性課程正是從工時的維度來幫助企業(yè)達成“對效率的管理”的目的。
課程收益
本課程從企業(yè)經營的角度來看待“效率”,將企業(yè)經營的本質緊緊鎖定在“投入”、“產出”兩個關鍵詞,以構筑管理體制為主要目的。
通過本課程,制造企業(yè)經營者、生產管理者、企業(yè)內部改善推行者,將系統深刻全面的了解工時生產性管理的內涵和邏輯,并且通過理論講授 實際演練等方式,在課堂上就可以直接構筑起自己的一整套管理制度。讓效率改善看得見,讓企業(yè)經營目標和改善直接關聯,讓改善真正促進經營目標的達成
課程大綱
第一章 什么是生產性管理
1.1生產性管理的意義
1.2制造部門管理的邏輯
1.3**管理指標促成PDCA循環(huán)
1.4 什么是生產性?
1.5 生產性指標
1.6 工時(數)生產性
1.7 工時(數)生產性的管理邏輯
第二章 出來高的計算
2.1 為什么要引入出來高的概念?
2.2 出來高的計算方法
2.3 標準工時的制訂
2.4 代表機型的選取
2.5 出來高計算演練
第三章 生產日報管理
3.1 生產日報
3.2 工數管理的用語和內容解釋
3.3 速度損失
3.4 生產日報的填寫方法
3.5 生產日報填寫演練
第四章 工時生產性管理體制
4.1 全年生產性目標設定
4.2 目標設定的方法
4.3 方針展開與工時生產性管理
4.4 目標設定與實績的管理
4.5 生產性管理活動板
第五章 微咨詢/現場工時生產性系統演練
工時生產培訓
轉載:http://www.diyaogames.cn/gkk_detail/286273.html
已開課時間Have start time
- 康明啟
標準工時公開培訓班
- 標準工時與效率改善 饒老師
- SOP現場標準化管理與生產 劉江
- 工時定額與人員精簡高級研修 孫亞彬
- 精益數字化管理之標準工時與 王老師
- 制造業(yè)降本增效必修課 李老師
- 精益數字化管理之----標 王軍科
- 科學化的標準工時制定及管理 李老師
標準工時內訓
- 標準工時與動作研究 盛治武
- 標準工時的制定及應用實務 魏俊超
- 標準作業(yè),企業(yè)現場改善的基 張陸離
- 工時測定與預定工時法(MO 趙智平
- 標準工時與工作改善 許忠寧
- 標準工時測定與IE手法運用 趙根枝
- 標準工時測定與工作改善 張進忠
- 精益模式下的工時生產性管理 康明啟
- 標準工時與IE七大手法應用 宋志軍
- 現場改善(標準作業(yè)與產線布 張勝
- 標準工時的測量與改善 郭林盛
- 精益數字化管理之標準工時與 王老師